战前形式:
公元199年,袁绍击败公孙瓒,名义上占据了幽、冀、青、并四州的地盘。
实际上幽州刚平人心不稳,东北还有盘踞的公孙度;并州大部被北方的胡人占据,只有太原、上党、雁门、西河这一线地区在袁绍掌控中;青州两方袁绍、曹操两方拉锯还不明朗,给不了太多助力。
但好在袁绍的大本营冀州比较给力,兵粮充足,让袁绍稳居诸侯军阀的头把交椅。
而曹操这边,在198年击破吕布后,统辖兖州、司州、豫州、徐州四地。
看上去好像比袁绍差不了太多,实际上可硬实力天差地别,袁绍平公孙瓒是徐徐图之,曹操打吕布是连连征战损兵择将,之前陶谦、张绣、袁术这些豪强可没少找他麻烦,所以属于大战刚结束,夺得的地盘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的虚弱状态。
在看看其他诸侯的状态,先不做远的凉州、益州,就曹操周围南边有宛城的张绣,跟曹操是有夺婶杀将之仇、西南荆州的刘表是袁绍的铁杆盟友、江东兴起的孙策北上扩张的心思昭然若揭。
相当于看上去曹操只是要跟袁绍起冲突,实际上呢,则是四面强敌环绕。难怪战前所有人看衰曹操,认为袁绍南下可以平推曹操。
战略部署:
袁绍发兵十万南下,兵分三路,分别由沮授、郭图、淳于琼统领。
曹操总兵力大概在四到五万区间,并且要分兵令臧霸入青州,挟制青州的袁谭部曲;于禁领兵进延津,扼白马渡口;夏侯惇守孟津、敖仓一线、程昱守鄄城。
前期攻势:
袁绍发动舆论攻势,在兖州、豫州各处渗透招降,曹操后院起火,豫州除阳安之外,都望风而降。
好消息是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,关键时刻投降了曹操。与此同时,荆州长沙太守张羡在桓阶的劝说下,联合荆州南部零陵、桂阳三郡兵马一起起兵反刘表,刘表被牵制在荆州不能北上支援袁绍。
公元200年初,车骑将军董承发动衣带诏兵变,欲诛杀曹操,但事情败露被诛灭三族。袁绍以此为名正言顺的理由出兵讨伐。
刘备也趁衣带诏的机会反了曹操占了下邳,曹操冒着被袁绍进兵的风险,亲自出马带兵攻击刘备,曹操擒了关羽,刘备全线溃败,只身北逃投奔袁绍。
关键战机:
二月,袁绍军驻黎阳,命郭图、淳于琼、颜良进攻白马。
四月,曹操听从谋士荀彧声东击西的建议,假装在延津增兵作出要渡河进攻的态势,袁绍令郭图、淳于琼带军援兵延津。等袁绍兵马调动,曹操立即领兵直奔白马,令张辽、关羽为先锋,自己跟徐晃垫后。
仓促之下,驻守白马的颜良被关羽于万军中取了首级,白马之围即解。曹操赶忙带着白马的军士跟百姓往西撤回延津,袁绍立马派出文丑、刘备渡江追击。
在南阪,曹操又使计将辎重跟钱财丢于路边,假装溃败实际埋伏了起来,追击的袁军中计下马抢夺辎重跟钱财引发混乱,曹操趁机冲出,杀退袁军,大将文丑死于乱军之中。
五月,暗中计划趁两雄相争偷袭曹操老窝许都的孙策,在丹徒山被许贡三门客刺杀而亡,曹操暂时免去了腹背受敌的风险。
七月,袁绍进军阳武,并开始缓步往官渡推进,曹操阵营军心大乱,无数人私下给袁绍写降表。
八月,袁绍军临官渡,展现出公孙瓒口中“鬼神莫测”的用兵谋略:修筑高楼,俯射曹营;挖掘地道,出其不意;分散骑兵从各处截断曹操的粮草。逼得曹操给荀彧写信说要退守许都,而荀彧极力劝谏曹操要置之死地而后生,曹操勉力维持。
九月,曹操粮草告急,无奈之下屡次主动出击寻求决胜,都被袁绍给打退。
十月,曹操前线告急,叛变归降袁绍的人不计其数。此时,袁绍谋士许攸因为家人在邺城犯法而被捕,大怒之下许攸叛逃曹操,将袁绍粮草布置重要信息带到曹操阵营。
曹操决定拼死一搏,亲率五千骑兵,假装袁绍军,连夜奔袭袁军粮草重地乌巢,守将淳于琼拼死抵抗。袁绍得知后立马派兵援助乌巢,同时令张郃、高览猛攻曹操大营。
如果乌巢久攻不破,又或者曹操大营失守,曹操必败。
可惜这次的天选之人是曹操,而不是袁绍。曹操赶在援军到来之前,身先士卒血战拿下了乌巢,守将淳于琼被骁将乐进阵斩。
还在前线攻击曹营的张郃、高览这边还没取得战果,后方传来乌巢陷落的消息,担心事后问责,竟然阵前投降,调转枪头反攻袁绍军,一时间军心溃散,袁绍只在八百骑的护送下逃回河北。
曹操乘胜追击斩杀袁军七万余人,缴获辎重粮草无数,官渡之战以曹操大胜宣告结束。
从此曹操有了跟袁绍集团正面叫板的资本。两年后袁绍病逝,曹操以此为跳板,横扫北方,成为汉末最大的割据军阀。